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

居士佛教的先驅─維摩詰居士與《維摩詰所說經》

本文係版主特別徵求《維摩詰所說經釋義》一書作者同意後,將書中【導論】:「居士成佛的典範」一文,特別刊載於本部落格,以嚮讀者。
本書由禪天下出版社在2012年11月出版,甫推出即造成轟動,在金石堂等書店舉辦簽書會,引起廣大迴響。版主細讀本書多次,收穫豐碩,對於修行及智識上的成長不可限量,深深推薦本書給所有想要修行的人,讀者可以從維摩詰居士深湛的法語和對話中,體悟佛法的殊勝。
提醒:本文版權所有,請勿轉載。尊重作者,才能讓版主為您邀到更多優秀的文章。感謝。
止一居士




中國居士佛教緣起
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中國後,在中國生根茁壯並發揚光大,形成了有別於原始印度佛教的中國佛教;而中國佛教在進入明清後,由於明清兩代複雜的政治因素及社會背景,不論是知識份子階層,或是一般社會大眾,遂多以在家居士的身分修行,在家修行儼然成為一股不可抵擋的風氣與潮流。加上在家居士的修行成就與社會實踐,亦多有在出家人之上者,故而逐漸形成了中國佛教史上所謂的「在家佛教」或是「居士佛教」。
由於居士地位在佛教教內不斷地提高與受到重視,遂引起出家眾與在家居士的緊張與衝突。民國初年的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論諍,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。
國內頗負盛名的佛學家藍吉富,在一九九一年曾發表一篇名為《現代中國佛教的反傳統傾向》的文章,內容明確指出,依據傳統中國佛教所塑造出來的意識型態,出家人是佛法的主持者與弘傳者,同時也是在家佛教徒的皈依者;而在家居士只不過是佛法的接受者、護持者而已,居士身分不能參與僧團之列,不能成為弘法師,不能閱讀戒本,並將白衣的講經說法,詆為末法時代的象徵。
但是,支那內學院的歐陽漸對於這種「非僧不許為師,非出家不許為僧」的現象非常不以為然,並認為傳統中國佛教貶抑居士的十種觀念:
(1)唯許聲聞為僧;
(2)居士非僧類;
(3)居士全俗;
(4)居士非福田;
(5)在家無師範;
(6)白衣不當說法;
(7)在家不可閱戒;
(8)比丘不可就居士學;
(9)比丘絕不禮拜;
(10)比丘不可與居士敘次;是一種限制佛法於一隅的頑固作風,將使佛法日漸式微。
而其根據大乘經典,站在大乘佛法的立場,深入探討此一問題時,則認為這十種觀念全屬謬解,居士確實可以主持正法。因此藍吉富認為,將來台灣佛教的發展趨勢,將會成為在家、出家各自為政的多元化局面。
居士佛教的先驅—維摩詰居士
事實確是如此!如果大乘佛教徒都接受「眾生皆具佛性,皆可成佛」的核心教義,那麼出家與在家修行,又有什麼差別呢?眾生佛性平等、都有成佛的機緣與可能性,所以出家與在家修行應該只是因緣之別而已,與能不能成佛、堪不堪領眾說法,是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。尤其是中國禪宗更強調此一觀念,在諸多禪師的《語錄》與《燈錄》中,經常記載世尊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開悟時,大歎「奇哉!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祇因妄想執著,不能證得」;因此,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,便成為中國禪宗佛教徒千百年來的修行宗旨與最終極目標。
所周知,兩千五百多年前,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住世,現出家相弘揚佛法,殊不知在世尊住世的同一個時期,也有另一尊古佛住世,卻是現在家相幫助世尊弘法。這尊古佛所應化者,便是大名鼎鼎的維摩詰居士,其生平行誼與說法內容,便載於深受廣大中國佛教徒所喜愛的《維摩詰所說經》。
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的文字內容非常生動活潑,詞句優美典雅,寓意極深,對於一位在家居士,如何了悟佛法最究竟之密意;如何觀機逗教,幫助不同根器之修行人開悟;如何和光同塵、不分貴賤,方便接引、度化有緣眾生,有極為深刻之描述。因此,這部經典一直被奉為是在家居士修行的圭臬,維摩詰居士及其家庭,更被大乘佛教徒視為終身學習的對象與最崇高的典範。深入探討《維摩詰所說經》,將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了悟,在家居士應如何修行、如何弘法,以及如何度眾。
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的背景
大乘佛教經典,依其成立時間,一般約可分三期:
第一期經系:(1)般若經系、(2)華嚴經系、(3)法華經系、(4)淨土經系、(5)密教經系。
第二期經系:(1)涅槃經系、(2)勝鬘經系、(3)解深密經系。
第三期經系:(1)楞伽經系、(2)密教經系。
故知西元一、二世紀,佛教大乘思想興起時,最早出現的大乘經典,便是般若經系的經典。般若經系依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(簡稱《大正藏》)所收,共計四十二部、七百七十七卷,有《大品般若經》和《小品般若經》之分。而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的成立,可能次於《小品般若》,是屬於般若經系的經典。
一般佛教界提到般若經系,咸認為其中心義理,是在闡揚般若空義,但是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在講《金剛經》時,則明確開示,「般若」譯為智慧,但不是一般的聰明,指的是成佛的大智慧。
這種大智慧,來自於每一位眾生靈性本有的智慧,所以修行要用「靈性」修,如果懂得與內在的自性相應,就可以得到「般若智慧」,能讓修行人成就佛菩薩,證入涅槃境地。因此,般若經系經典的真實義,是在幫助大乘菩薩開悟,真修實證般若智慧,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
而般若經系最具代表性的經典,即是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、《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以及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等。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的成經年代,介於般若經系與華嚴經系之間,經文中除了闡揚般若空義之外,更彰顯出大乘佛法最究竟的「真空妙有」實相境界,因此《維摩詰所說經》可說是居於承先啟後的地位。
維摩詰居士其人其事
維摩詰為人名,義譯為「淨名」,經典中又作毗摩羅詰、維摩、無垢稱、滅垢鳴等,是釋迦牟尼佛住世時,一位在家修行的居士,中印度毗耶離城離車族的長者,家財萬貫,頗富盛名。
祂雖然身處俗塵,在家修行,卻非常精通大乘佛教的義理與教法,雖佛陀的出家弟子與諸大菩薩猶不能及,是本經的核心人物。因此,本經不同於一般佛經是佛弟子發問,而由世尊開示全經,只有在第一品《佛國品》是寶積長者子發問,而世尊回答;其餘各品皆由維摩詰居士,因各種因緣所開示的大乘教法為主體,故經名為《維摩詰所說經》,共計三卷、十四品。
本經又名《維摩詰經》、《維摩經》,因藉由維摩詰居士示現病相,闡揚維摩詰居士真修實證佛陀正法所證之不可思議解脫法門,故又稱為《不可思議解脫經》。
維摩詰居士有娶妻生子,家庭幸福美滿,是個標準的佛化家庭,夫人芳名「無垢」,兒子名為「善思」,女兒名為「月上」。在《大正藏》卷十四中,有《善思童子經》與《佛說月上女經》,就是以維摩詰居士的一雙兒女為經中主角,可見維摩詰居士家學淵源,妻子兒女的修行境界都相當高。
其子女的修行境界與智慧,亦深受世尊讚揚,故以其因緣分別成立兩部經典;一家四口就有三個人的言行被立為經典,足見維摩詰居士及其眷屬的因緣實屬少有,實在是來頭不小!
在《維摩詰所說經》〈見阿閦佛品第十二〉即提到,維摩詰居士來自於「妙喜世界」。後世法師在註解《維摩詰所說經》時,多提到維摩詰居士與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,都是古佛應世現菩薩相,維摩詰居士是在家菩薩,佛號「金粟如來」,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是法身菩薩,佛號為「龍種上尊佛」。
正因如此,三尊佛的對話與啟發,才會成就了千古不朽的《維摩詰所說經》,不論是世尊現出家相弘法,維摩詰居士現在家相說法,還是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現法身菩薩相護法,佛陀正法的精髓與秘藏,都不因其所顯現之「相」的差別,而有所增減,反而帶給佛弟子們更高的智慧與開悟的啟示─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。
有關維摩詰居士如何以在家居士之身弘法度眾,往後在談到〈方便品第二〉的時候,會有更加詳盡的說明。
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經文大意
〈佛國品第一〉以寶積長者子為首,問於世尊,如何是菩薩淨土之行;世尊開示,直心、深心、菩提心、六度、四無量心、四攝法、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;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,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。〈方便品第二〉維摩詰居士以身示疾,為問疾者隨其根性,方便說法,破凡夫病。〈弟子品第三〉以佛弟子與維摩詰居士因緣,故不堪問疾,破小乘病。〈菩薩品第四〉以諸法身菩薩與維摩詰居士因緣,故不堪問疾,喝大士病。〈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〉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領眾問疾,維摩詰居士告以一切眾生病,是故我病,菩薩應如何慰喻有疾菩薩,及有疾菩薩應如何調伏其心。
 〈不思議品第六〉維摩詰居士現不可思議神通力,大小互容,一多相即,彰顯萬法本自不可思議。〈觀眾生品第七〉為眾生不同根器善說法要,闡明不可思議佛法如何度眾。〈佛道品第八〉細說大乘不可思議解脫法。〈入不二法門品第九〉在諸大菩薩各自宣說如何是不二法門,維摩詰居士乃一默以示真不二法門。〈香積佛品第十〉示眾香國香積佛及菩薩乃以妙香為法為食。〈菩薩行品第十一〉佛細說盡無盡解脫法門。〈見阿閦佛品第十二〉世尊直示維摩詰居士來自妙喜世界,居士乃現妙喜世界莊嚴淨土。〈法供養品第十三〉言諸供養中,以法供養為最。〈囑累品第十四〉則為世尊將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付囑彌勒菩薩。
在大乘佛教的諸多經典中,在家居士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,除了《維摩詰所說經》中的維摩詰居士之外,如《華嚴經》中的善財童子,便是在家居士之身,祂所參訪的諸多善知識,也是在家居士;《勝鬘經》中的勝鬘夫人,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在家修行人,而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在《維摩詰所說經》〈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〉中,則盛讚維摩詰居士是「深達實相,善說法要。辯才無滯,智慧無礙。一切菩薩,法式悉知。諸佛祕藏,無不得入。降伏眾魔,遊戲神通。其慧方便,皆已得度」,足見佛陀正法的真修實證與修行者是在家修行,抑是出家修行,沒有絕對的關係。
在上述經典中,出家修行的佛陀諸大弟子們,在當時仍屬於聲聞弟子,反倒不如已經在行菩薩道的在家居士們來得開悟、來得有智慧。誠如《六祖法寶壇經疑問第三》所云:「若欲修行,在家亦得,不由在寺。在家能行,如東方人心善;在寺不修,如西方人心惡。但心清淨,即是自性西方。…在家如何修行?師言:吾與大眾說無相頌。但依此修,常與吾同處無別;若不依此修,剃髮出家於道何益?」這是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,不論出家抑是在家的佛教徒,都要深自引以為鑑之處。
 

13 則留言:

  1. 這本書我有看過,非常好看!極力推薦!我自己看了是茅塞頓開,是越看越欲罷不能呀!非常精彩!所以修行跟出家在家沒有差別,也可以從這本書看到,如同止一居士所講的,因為釋迦摩尼佛了解,在家居士同樣可以成佛,同樣可以弘法,自性平等,並無分別,這部經每個片段,每句話,用心去看去相應,都會有很大的開悟!非常推薦大家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喔喔~~原來市面上有這本書~還蠻有別以往大多介紹出家師父的書
    感謝分享 會去買來看看的!!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我也有買~ 作者20多年的禪宗修行真的幫助讀者很多~ 看了真是覺得懺悔 原來在家居士的開悟心與出家眾其實無有分別 真是難得一見的開悟好書!

    回覆刪除
  4. 我也有買來看,雖然還沒完全看完,不過透過作者多年的修行經驗分享,讓我自己可以在修行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啟發!

    回覆刪除
  5. 我朋友在你們妙天師父那禪修,他推薦給我這本看過,真心覺得寫得不錯,對維摩詰經有興趣的朋友確實可以買來參考。

    回覆刪除
  6. 悟覺妙天禪師是以在家居士的形象弘法,這難免讓少數佛教徒,尤其是出家僧眾卻步,不敢或不好意思來了解及嘗試,或者先入為主地否定了禪宗的教法。這當然是一個非常可惜的事情。
    其實,在釋迦牟尼佛的同時代,就有另一位修行大成就的聖人維摩詰居士住世,釋迦牟尼佛經常遣弟子去請教維摩詰居士,為這些弟子解惑。因為維摩詰居士的言詞機鋒嚴峻深湛,總能直接點破那些弟子的盲點或執著。釋迦牟尼佛從來不曾以維摩詰居士是在家居士,就輕蔑他,反而要求他的弟子以侍奉師父、禮敬佛之態度,去向維摩詰居士請教求法。因為釋迦牟尼佛了解,在家居士同樣可以成佛,同樣可以弘法,自性平等,並無分別。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也都非常謙卑的去求法,可見即使在釋迦牟尼佛的年代,都沒有任何的分別心,為何到了後代,反而出現了種種的執著與分別呢?
    希望大家可以擺脫出家與在家之分別。剃度出家值得尊敬,帶髮修行也臥虎藏龍。在現代,修行方式要與時俱進,不能食古不化,期待各位大德智慧修行,同證菩提。

    回覆刪除
  7. 悟覺妙天師父因為現在家相傳法,引來了許多傳統佛教修行團體的批評,認為帶髮的在家居士是不能傳法的,殊不知維摩詰居士也是以在家居士的身分傳法。

    這是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好書。

    回覆刪除
  8. 修行目的在於明心見性成佛,而不是在相中打轉,

    有居士成佛的典範與宗師引領,成佛也絕非難事。 

    回覆刪除
  9. 看了這篇文章才知道,原來修行真的不是只有出家才可以修。真叫我以前的所不清楚的地方茅塞頓開,受益良多。太感謝了!

    回覆刪除
  10. 我看完這本維摩詰所說經釋義才知道原來修行是這麼有趣, 弘法也可以很貼近大眾生活, 就如同悟覺妙天禪師所說, 生活就是修行, 不一定要躲到深山中或是剃度出家才叫修行

    回覆刪除
  11. 黑暗中的明燈,讓我在地球旅途間,不感到孤獨

    回覆刪除
  12. 真正的出家在於心出家,而不是執著於外相,
    開始接觸修行後才慢慢的體會與了解,
    而這本書更是對個人有很多很深刻的體悟!

    回覆刪除
  13. 這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!
    覺妙明蓮居士對此經典的釋義真是深入淺出又精準到位~
    就如她所說的一樣,若不是跟隨悟覺妙天禪師修行,
    根本無法理解經典中所陳述的許多實相現象以及經典的真實義~
    也就難有這樣一本好書了~

    回覆刪除

請注意發言禮貌。